中国经济导报讯(记者邱爱荃)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两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家政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如何规范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让“保姆”这个行业吸引更多人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6月22日,上海市商务委会同市质监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上海市质量协会负责牵头编制的上海首个家政服务行业地方标准出台。标准包括《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基本要求》《家政服务机构管理要求》和《家政服务溯源管理规范》,涉及居家养老、居家保洁、母婴护理、育婴护理、月子护理、乳房护理等6大类家政服务内容。
“出台这些标准的核心要义,就是以行业准入制度和家政服务员追溯制度的设立为基础,对家政服务机构、客户、家政员三方的责权进行规范。”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雄说,从长远来看,只有这个行业发展好了,才有更多家庭可以安心地使用各项现代化高品质服务,并从中受益。
上海家政服务网络中心黄建平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上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要让家政服务信息变得可追溯,持证上门卡将是建立家政服务信息溯源系统的载体。家政员的基本信息、服务质量、用户评价等数据都将被录入系统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评价标准,为家政服务员打出星级。凭着星级,家政服务员可以要求获得与其专业能力匹配的薪酬、福利、接受再教育的机会。
“上海家政服务行业有望经过3~5年的建设,实现全行业持证上门服务。”黄建平说,上门服务证的持证前培训主要分为一级培训和二级培训。一级培训由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发起,主要培训对象是各家政服务机构的培训讲师,通过对培训讲师进行培训,组织考试,并对通过合格的讲师授予合格证。二级培训由各具备培训条件的家政服务机构或者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自行组织,各培训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培训,并在系统内进行培训申报,根据情况生成培训课程安排。
截至目前,上海市共有50多家家政服务机构参加培训,这些家政服务机构全员18000多名经过培训都拿到了家政上门服务证。雇主只要扫一扫“家政上门服务证”上的二维码,或者拨打962512上海家政服务热线,就能很方便地追溯到上门服务人员个人身份信息以及包括工种及特长、学历和培训情况、健康体检、保险信息及诚信记录在内的个人从业信息。
“虽然此‘证’不能包打天下,更不能一‘证’解百忧,但却为老百姓提供一个了解家政员的信息渠道,多了一份安全感。”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吴星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