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通知公告

资讯动态

统计数据

会员荟萃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解封养老机构应做好五方面防护

解封养老机构应做好五方面防护

发表时间:2020/4/16 16:43:10

“养老院等福利机构是重点考虑和照顾的场所,当地政府根据疫情形势需要做出具体的解除封闭管理的规定。” 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做好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对于解封的养老机构,老人和探视人员应该做好五个方面的管理和防护,以减少可能发生的聚集性风险。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养老院等福利机构实施封闭管理。近期,浙江、上海、江苏已经宣布养老机构解封,陆续有老人返回养老机构。

施小明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称,对于低风险地区,老人返回不需要隔离。对于中高风险地区,老人返回时则需要进行隔离观察,确定无异常以后方可入住。

“解封的养老机构,老人和探视人员应该做好五方面的管理和防护。” 施小明介绍:一是要解决对老人体温的测量。二是要提醒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的老年人,规律服药。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告知护理人员。三是要开展新冠肺炎的宣教和知识普及的工作,没有医嘱的情况下,避免老人擅自服用一些预防性的药物。四是老人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可疑症状时,需立即实施隔离,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及时就医来进行排查。五是对于探视人员,建议实行视频探视,减少不必要的探视。

随着大部分地区逐步复课,加强学校的疫情防控成为社会关注重点。“学校具备了相应的防控条件以后,错时错峰开学,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四方责任是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学校单位责任和个人家庭的责任。”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主要措施包括:一是要建立学校、卫生、教育和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人对人的协作机制。二是强化学校环境卫生、消毒,保障学生食堂就餐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三是加强健康监测,开展健康教育,防范学校聚集性疫情。

在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条件下,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不断加快。怎么把风险降到最低?施小明表示,特别针对生活服务类场所,或者是开放式的场所,关键是要控制人员的数量和流量,同时要减少人员的聚集,或者是近距离的交谈。“对于影剧院或者游艺厅娱乐性或者休闲性场所,建议暂不开业。大型体育活动,或者展览、展会,也暂不开展。” 施小明说。

不同风险等级地区的群众什么时候才能摘下口罩?“口罩不是简单的摘不摘的问题,而是要把它和整个防控措施统一起来。”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直言,低风险不是说没有风险。当前,我国面临着境外病例输入的风险,面临着复工复产人员流动的风险,面临着对无症状感染者还处在进一步调查摸底的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依然要做好个人防护。

无症状感染者的防控管理,是近段时间来普遍关注的问题。截至4月14日,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6764例,其中境外输入588例;累计转归为确诊病例1297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023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印发的《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管理规范》明确,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存在传播风险,并且具有传播隐匿性、症状主观性、发现局限性等特点。“规范要求各地对无症状感染者采取严格的医学管控措施。”贺青华介绍,无症状感染者应当集中医学观察14天,在14天隔离期满后,经过2次核酸检测都为阴性才能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对解除集中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应当继续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随访。

据悉,下一步,国家卫健委还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指导各地,特别是重点城市,重点的入境口岸,加强全流程的闭环管理和人员的健康服务管理,抓实抓细防范境外输入疫情的有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