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通知公告

资讯动态

统计数据

会员荟萃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沪江大学家政科再探

沪江大学家政科再探

发表时间:2020/4/23 11:11:52

值得注意的是,新聘家政学外籍教师的1922年,沪江大学建设了第一幢女生宿舍。

“1931年,校方在圆明园路真光大楼创办了沪江商学院,又称城中区商学院,并聘请章乃器、潘序伦等著名学者执教。这是一所业余制夜大学,专为在职职工和家境贫寒的好学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颇受社会欢迎,名盛一时,成为沪江在“职业化”下推行平民教育的成功尝试,学生人数也迅速上升。”(http://www.archives.sh.cn/shjy/scbq/201203/t20120313_6023.html)沪江大学城商的办学地址与中华妇女节制会,同位于上海圆明园路。两家机构的比邻,也为合作办学奠定了基础

商学院志在培养工商业的人才,由于沪江大学校部离市区较远,1932年刘湛恩校长在接近市中心的圆明园路真光大楼创办了沪江商学院,又称城中区商学院,这是沪江大学最富盛名的学院,院长为朱博泉;它夜间开课,便利在职青年业余就读,是当时办得较好的并卓有成效的一所夜大学,开办以后入学者踊跃;不久又将军工路本部商学院迁来合并,并改名为“沪江大学城中区商学院”。城中区商学院是刘湛恩在“职业化”下进一步推行“平民化”的尝试

又,根据1922年《申报》,参加沪江大学下半年开学仪式的新聘“家政學敎授密勒氏女士”,当与1921年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家政系获得学士学位后来华的“宓乐施(Camilla Mills Biggeratall)”为同一人。宓乐施(1899-1982),女,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1921年取得学士学位后来华。1922年,开始在北京燕京大学教授家政学课程。燕京大学与沪江大学均为基督教会所办学校。其教职人员的往来,当属正常。考虑到燕京大学家政系科的历史较沪江大学丰厚,后者的家政学办学收到前者影响,比如教职人员的重叠与兼任,是无疑的。

另据张密《民国时期高校家政教育发展历程研究》(2019年)统计燕京大学“家政系时间”为“1923-1951年”(51页)。燕大家政系“创设者为美国家政学者梅兰女士”。此“梅兰”,即为《燕京大学史稿》之“米兰”。其时,米兰(Ava B. Milam)为俄勒冈州立大学教师,因受聘于北京协和女子学院(燕京大学女校前身)建立家政系来华。宓乐施与梅兰即为同校师生关系,与同期来华从事家政教育(1999年,第1009页)。故,二人对燕大家政系的创设与发展,具有开拓之功。而宓乐施在任教燕大家政学的同事,受聘于沪江大学家政学,亦显示出沪江大学家政学教育开始的时间几与燕大相同。

又,张密《民国时期高校家政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统计“1928-1936年家政科系设立情况”中,紧列燕京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岭南大学、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东北大学等5所高校(第47-48页),并未将在1934年度即已开办家政科的教会大学沪江大学包括在内。但,如前所述,沪江大学家政教育早在1922年即燕大创办家政教育的同一年便已开始,并于1932年始建立的城中区商学院中于1934年度设立了家政科。

沪江大学城商家政科非本科办学,为在职培训性质的夜大学办学,但同样拟定并聘请专业教师,开设一定水平的家政学选修课程和国文等一般课程。因为沪江大学及其城商所奉行的平民化办学路线,沪江家政科为沪江大学与中华妇女节制会合作创办。后者为其带来了一定的生源,亦为其快速适应市场需求,提供了便利。故,此一时期的高校“家政科系”的统计中,理应包括沪江大学城中区商学院家政科。沪江家政科的创办,一方面象征着30年代沪江及中国大学教育黄金时代的到来,亦成为与燕京大学等家政系科发展相协同的另一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