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太原市政协委员建议:打造乡村旅游养老基地
太原市政协委员建议:打造乡村旅游养老基地
发表时间:2020/4/29 17:04:19
在太原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太原市政协委员刘育卿向大会提交《关于发展农村养老新模式的建议》,引发关注。建议表示,养老问题的难点在农村,短板也在农村,并与脱贫问题相互交织,农村养老服务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广大农民福祉,事关助力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近年来,太原市采取了新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大力发展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发放高龄补贴、设立阳光爱心餐厅等方式,努力打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等农村养老新模式,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刘育卿看来,农村养老依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原市山区农村养老方式一般以家庭养老、自我养老为主,但是在421家庭结构模式下,家庭养老无法得到保障,很多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愿去养老机构养老。或是因普通的养老机构在地理位置、基建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达不到理想的标准,很多老人在入住一段时间后就不愿意继续住了。
“虽然我省制定了《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行动计划(2019—2021)》,实施‘十二项重点任务’,但要实现这些举措,需要大量且长期的投入,光靠政府补贴、省市福利金、机构自我盈利是远远不够的。”刘育卿表示,农村养老机构(特别是山区、老区)基本上是无法盈利的,而农村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敬老院等一系列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因此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通过调查,刘育卿了解到,适宜于养老的八大因素分别为:空气新鲜,温度适宜,湿度适中,建筑物不宜太密集或高大,环境干净整洁,避免噪音过大或过分安静,光线充足,绿化良好。由此可见,城市养老已不再是老年人的最佳选择。乡村因为其生态环境佳、生活节奏慢、土地资源丰富,能为老人提供较为理想的生活,如果借此打造农村生态养老服务产业链,不仅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为农民带来经济收入,还能带动走出去的劳动力返乡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同时减缓城市住房、交通压力。“太原市可以选择周边有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为试点打造农村生态养老服务产业链,由政府扶持,完善农村基础生活设施、休闲养老配套设施以及医疗保障设施,企业投资或者村里集资,利用闲置房屋资源,整体设计,发展乡村旅游养老基地、有机农业基地等。”刘育卿表示,“在上述过程中鼓励农村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就业,让他们学习专业的养老护理知识,在服务客户的同时照顾自家老人,还能实现农村老人的居家养老。”
相关内容
- 2025-04-25孟凡利调研我市养老服务工作 大力推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加快推进养..
- 2022-03-07加大对家政、养老、托育等 社会民生紧缺人才培养力度
- 2021-07-19我市举行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一届全省“南粤家政”技能大赛养老护..
- 2021-05-24竞赛喜讯丨2021深圳技能大赛“南粤家政”养老护理技能大赛初赛成绩出炉!
- 2020-12-28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龙华区养老服务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