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通知公告

资讯动态

统计数据

会员荟萃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5月1起正式施行!将这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5月1起正式施行!将这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发表时间:2020/5/4 11:06:09

3月26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5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山东省首个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破解养老服务难点痛点赌点问题、促进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养老历来是民生保障重点。山东是老年人口大省,截至2018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2240万,其中65岁以上老人1511万,80岁以上271万,生活不能自理老人400万。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当前山东省养老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短板,服务质量不高、服务供给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在此背景下,《条例》对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机构、医养康养结合等养老服务领域做了规定,明确了各方职责和相关法律责任,《条例》要正式实施了,将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呢?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是传统养老模式,山东不断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就地就近养老的愿望和需求。

《条例》明确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政策和基本公共服务,推动和支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为城乡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条例》引导大型养老机构、医疗资源等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延伸,统筹社会各方资源,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满足了养老服务多样化需求。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措施,鼓励医疗机构上门服务,鼓励支持乡村医生为农村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对其家庭成员进行护理指导。

健全管理制度

机构养老服务应更规范

养老机构的服务规范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

《条例》规定,养老机构应当有固定的服务场所和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按照不同护理等级配备规定数量的养老护理人员;养老机构应当与入住的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依法订立养老服务合同,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应当身心健康,具备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养老机构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公办养老机构应当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重点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托养服务。床位有剩余的,可以向社会开放。

此外,鼓励、支持社会资本通过参资入股、整体租赁、委托管理等方式,建设、运营、管理公办养老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支持社会力量在社区建设养老机构或者设立养老机构服务网点,满足城乡老年人就近接受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改善敬老院等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确保有集中供养意愿的农村特困人员中的老年人应养尽养。

支持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

促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

《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民政、医疗保障等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医养结合工作机制,根据老年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统筹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设施、资源,发挥互补优势,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具体来说,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应当开展双向合作,形成医疗护理与养老服务之间的转介机制,建立康复病床、预约就诊、双向转诊、急诊就诊等医疗服务绿色通道。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承接医疗机构内需要长期照护的失能老年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应当支持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设置老年病专科和门诊,并可以将利用率较低的医院转型为提供养老、康复、护理等服务的医养结合机构。

在待遇方面,《条例》明确,养老服务组织聘用的医护人员,在职称评定、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与医疗机构同类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强化监督管理与扶持保障

确保养老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方面,新建城镇居住区按照每一百户不低于二十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优惠扶持措施,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社会力量建设互助幸福院、养老院、养老周转房等养老服务设施,因地制宜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互助养老、日间照料、托养居住、配餐送餐等多样化养老服务。

在扶持保障方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养老服务专项资金,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人服务需求逐步增加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留成的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比例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组织有关社会组织、红十字会等开展养老照护、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技术,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援助、健康医疗、服务预约、安全监测等服务。

《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养老服务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