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通知公告

资讯动态

统计数据

会员荟萃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城市子女带薪护理老人,农村怎么办?

城市子女带薪护理老人,农村怎么办?

发表时间:2016/2/18 15:28:04

    1月24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北京目前养老事业发展情况,并透露北京市研究居家养老子女带薪护理政策、相关法规或在年内出台消息,政府将出钱“聘请”子女在家照顾老人,既弥补养老护理员数量不足,又满足失能老人情感需求(《新华每日电讯》2016年1月29日)

    居家养老,且让子女带薪护理,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给子女密切老人感情的好机会,使阖家欢乐更加现实与理想,的确是“十全十美”的大好事。据说南京等大城市也已着手考虑居家养老这一民生工程。

    居家养老子女带薪护理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和必需性。近年来城市老年人比例逐渐上升,但养老机构及养老队伍严重不足,如北京占老年人1/5的6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专业护理人才基本还是空白;对此有北京高官提出政府财政补贴,实行子女带薪护理,并将家庭病床医疗费将纳入医保,调整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中护理费、医疗康复项目,提高报销水平,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养老机构和养老照料中心内设置分支医疗机构,开辟医保定点“绿色通道”,在社区卫生机构就医,使用医保目录内药品发生的相关费用都可以纳入医保报销,同时将进一步完善家庭病床医保报销政策,减轻老年人负担,老年人出院后24小时内建立家庭病床的,医疗费用按连续住院计算,无需再支付起付线,等。

    官员的这些话让人听了既心动高兴又羡慕期盼,但平静之后,一个农村农民后代的笔者却蓦地有了几分担心,农村老年人也是庞大的失能、半失能群体,他们的养老同样缺乏服务人群、不足的养老机构和养老院中没有专业的医疗服务组织,他们的养老怎们办?例如50万人口农业县原阳县,60岁以上老人占18%,全县只有14个空间狭小、设置简单的乡级政府养老院,大多是无子独身老人,没有一个养老院有专业医务人员做医保护理。因种种原因,比如外出打工、农忙、红白大事上、子女上学参军等,目前农村老人几乎百分之百是居家养老,都是子女家庭照料;这只是我国农村老人居家养老的一个缩影,其他地区的农村老人,尤其是农村失能、半失能老人,一样需要考虑今后的养老问题。但目前还没有人提出依照大城市的子女带薪护理来照料老人。有人可能会说,农民以种地为生,不像城市工人有严格的工作时间限制,不需要政府财政支持。其实这话本身便是对城市与农村老人人格上的不平。现实中,目前农村中青年外出打工已成常规,60岁以上老人和14岁以下儿童已成为农村留守人群的主要成分,即便是年轻人农忙回家,也是短时间的收种庄稼,谈不上对老人的养老,唯一尽孝的是老人重病住院或寿终正寝出殡送行;因此,农村老人要想与城市老人一样享受子女的孝心护理,同样需要与城市享受一样的政策支持,用一定的补助让农村子女减少外出打工时间,让农村青年子女也带薪护理老人,使失能、半失能农村老人也能享受他“穷途末路”的一点人生快乐与幸福!

    农村与城市是国土之上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他们的老人一样具有国家平等的政治法律公民权力,理应享受一样的公民待遇。因此,笔者认为,与城市老年人及其带薪护理的子女一样,农村老人和他的子女也一样应该受到国家法律保护与公民福利待遇,比如支持农村老人的居家养老,支持农村特殊老人子女带薪护理,以此尽最大可能减少子女外出打工的时间,有更多的机会、时间陪伴失能、半失能老人度过他们幸福、快乐的终点距离。这就需要政府在财政补助、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及相关政策制度的支持上给予重视并给予投入,让农村特殊老人与城市特殊老人一样安度晚年。

相关内容

  • 无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