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通知公告

资讯动态

统计数据

会员荟萃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养老金迎来12连涨 余额有望依法继承

养老金迎来12连涨 余额有望依法继承

发表时间:2016/3/24 9:27:10

    核心提示: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将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将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交全国人大审查的预算报告写明,自2016年1月1日起,按 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并向退休较早、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适当倾斜。这也意味着,我国退休 人员养老金将迎来第12次连调。针对养老金缴费多少年更“划算”的问题,人社部也作出回应:多缴养老保险费划算是有道理的,目前个人账户的资金余额可依法 继承,而且统筹账户的继承问题也在研究之中。

养老金上涨 钱从何来

    据人社部统计,2014年我国企业离退休人数已达到8015万人,即便不加上2015年退休的企业员工,按6.5%的增幅计算,一年也要多支出1375亿 多元的养老金。“去年养老保险基金的总收入是2.7万亿元,总支出是2.3万亿元,当期结余3000多亿元,累计结余是3.4万亿元。”人社部部长尹蔚民 表示。

    我国的养老保险是“代际赡养”,也就是现在工作的人养已经退下来的人。一个需要加以应对的问题是,我国的赡养比正在逐步降低,原来是3.31,现在已经降到2.91。而且老龄化正在加速,形势严峻。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司富春建议,我国应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现在我们是省级统筹,如果实行全国统筹,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调剂余缺、抵御风险。”他还建议,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

    对于在连续多年都以平均10%的涨幅提高养老金后,今年涨幅却为何降至6.5%左右的问题,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朱俊生表示,这 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首次参与到养老金标准的调整中有极大关系。朱俊生介绍,由于我国此前存在的养老金双轨制问题,使得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标 准要高于部分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标准。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制度上的并轨,但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实际水平并未实现并轨。

    朱俊生分析,一方面如果继续按10%的较高标准上调养老金,由于基数相对高,可能出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额过快的问题。另一方面人社部近日透 露,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已经有7个省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已经收不抵支。加之目前经济形势趋缓,财政支出压力加大,受上述因素的共同影响,可能才让有关部门 作出了这一降低涨幅的决定。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汽油价格调整就采取了相对市场化的制度,根据公开的规则,很多业内机构都会预发油价的调整信息。与此类似,如果养老金标准调整也能采取类似方式,通过一系列参数的自我调整,就可以更好地实现制度内的自动调节,使得调整过程相对更加客观。

6.5%的涨幅 是否合理

    公开资料显示,此前11年,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是以每年至少10%的增幅上调。这次涨幅定为6.5%,是否合理?

    全国人大代表田儒斌认为,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连续增长10%,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补贴支持。“近年来,随着我国财政增速放缓,财政对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 的补贴压力明显增加。”田儒斌表示,“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上调6.5%,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是基本同步的。”对此,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 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认为,养老金此前连续多年上调10%,一是因为养老金起点较低,二是因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养老金涨幅要高于物价涨幅,但不宜长期超 过工资增幅,只要在两者之间,都是合理的。

    衡量退休人员生活水平通行的指标是“养老金替代率”。国际经验显示,当养老金替代率达到70%左右时,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与在职时大体相当,而低于50% 时生活质量则明显下降。“按照养老金与缴费工资基数的比值计算,2014年我国养老金替代率达到了67%。”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说,尽管统计 口径不同,替代率的结果存在差异,但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近年来一直在上升。也就是说,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养老金连续上调,一些地方和行业出现了两个“倒挂”的现象:一是“赶上点”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比多缴、长缴的退休人员养老金高;二是退休人员养老金比在职人员还要高。“解决这两个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和调整办法。”金维刚说。

    “在体现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同时,也要体现二次分配的公平性,也就是缴费和待遇相联系但不成正比,养老金应适当向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等人群倾斜。”褚福灵表示,“否则由于基数不同,都是同样的增幅,会造成养老金绝对差距越来越大。”

    全国人大代表傅企平建议,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除了体现上述精神,在参数指标设计上,还要兼顾退休人员的需要。按照基本养老金调整的参照指标分类,国际上 主要采用三种调整方法:一是参照消费物价指数,二是参照工资增长率,三是综合参照物价指数和实际工资增长率。但消费物价指数是一个综合性指数,有“以全概 偏”之嫌。例如,手机、电脑等商品价格可能持续下跌,但退休人员需求较少;而食品、副食、医疗服务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可能持续走高,退休人员需求较多。 “因此,养老金调整机制应选取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和服务的价格涨幅等作为挂钩指标。”傅企平表示。

    田儒斌也建议,国家应大幅度降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费率,让更多低收入人群参加职工养老保险。

应最大限度体现多缴多得

    对于具体调整规则,朱俊生认为,除了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和物价涨幅等因素挂钩以外,最重要的是调整应与职工在职时期的缴费水平挂钩。换言之,多缴多 得的原则应该优先在养老金调整中得以落实。有关部门已经明确提出,未来我国将推行延迟退休的政策。参保者无疑希望能够通过更长的缴费年限,实现多缴多得的 目标。目前在养老金调整的实际情况中,向高龄老人、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以及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普遍会进行更多的政策倾斜。但在这一调整养老金 标准的过程中,多缴多得这一原则并未得以最大限度地体现。

    各地目前普遍规定,15年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是退休标准之一。朱俊生介绍,现实中却有部分人在养老保险累计缴费达到15年后,就中断缴费放弃继续参保了。应该说,这与养老保险多缴多得的原则并未得到非常好的落实不无关联。

    在此次调整中,报告提出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鉴于对于养老保险调整规则的修改可能无法一蹴而就,朱俊生建议,在这次 调整中,各地可以考虑尽量向企业退休人员多倾斜一些。换言之,可以让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标准按照平均略高于6.5%的标准来调整。由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 人员养老金标准已经高于部分企业职工,可对这一群体按照略低于6.5%的标准进行调整。这样也能尽量避免双方的养老金差距拉开得过大。

退休后到底多少钱够养老

    对于养老金,人们总是存在各种复杂的感情。有的时候,人们担心养老金不够用,根本不能支撑退休后的生活,这也就是“人还在,钱没了”。另一方面,人们又担 心:“要是人先走了,缴纳了很多年的养老金是不是也一样不在了?”近日人社部表示,下一步在养老保险制度修正的时候,统筹账户应该设定一个最低发放年限, 如果没达到最低年限,剩余年限的钱也应由子女依法继承。那么,退休后到底多少钱够养老呢?

    事实上,到底多少钱够养老,国际上是用“养老金替代率”计算的,也就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上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计算。一般 来说,退休后每月收入能达到退休前每月收入的80%左右,就可较好地维持老年基本生活所需,并保证一定的质量。眼下已经退休的父辈人群中,不少人的养老金 替代率在80%到90%左右,因此退休后他们仍能维持过去的生活水平甚至还能有所提高。

    不过,对于目前社会的中产阶层,已经过惯了“好日子”,基础养老可能已无法满足其需求。一位30几岁的上班族男士告诉记者,如果退休后仅仅生活,在北京 5000元也能过。但是前提是没有其他花销,比如不买高科技产品,不买新款手机、电脑,不去最昂贵的餐厅吃饭。对于父辈来说这不成问题,但是对于网络时代 的一代人来说,这些都是需要未来支出的,基础养老根本不够。

养老金余额可依法继承

    上班族,每个月的工资条上都有缴纳社保这一项,对于这个项目真正意味着什么,很多年轻人现在可能并不清楚,因为这些养老保险和自己退休生活的关系似乎要过 几十年才能体现。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养老保险却意味着每个月去银行排队的一天,意味着大部分的生活来源,对于养老金哪怕几十元金额的变动,他们都一清二 楚。

    正是每月都要缴款,让很多人对于养老金的余额归属有着别样的担心,特别是对于缴纳养老金“亏了”的担心。有人表示,工薪阶层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交钱,但是可能去世后,自己交的钱还没有领完就“充公”了,难道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活得久一点吗?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人保部《实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中明确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如果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参保人死亡 的,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以全部继承。而在此前,参保人死亡,继承人只能继承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利息等资金。但个人账户中的政府补贴及政府代其缴纳的养老 金等资金或余额,则不能继承。

    “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以全部继承”已经明确写入了法律条文,似乎可以解答一些人的疑问。近日,又有人保部门的专家向媒体表示,下一步在养老保险制度修正的时候,统筹账户应该设定一个最低发放年限,如果没达到最低年限,剩余年限的钱也应由子女依法继承。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相关内容

  • 无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