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站式养老,不能仅仅看起来很美
一站式养老,不能仅仅看起来很美
发表时间:2017/8/14 13:57:55
一站式养老,不能仅仅看起来很美
日前,据媒体报道,致公党广东省委在经过调研之后,向广东省民政厅提出了广东加快推进医养结合一站式养老服务工作的一揽子建议。广东省民政厅在收到建议之后,也给出了积极的回复。尽管广东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还不严重,但养老压力却在真实地与日俱增。因此,做好养老问题的提前规划,尤其是敦促既有政策的严格执行和落实,是解决养老难题的四两拨千斤之举。
在大众媒体的报道中,有媒体用了“开发大型社区必须报建养老服务设施”作为标题。但正如致公党广东省委所发出的建议书中提到的,这项规定实际上早在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就已经明晰。但现实情况是,即便是一些新城、新小区,也出现养老设施场地资源紧缺,难以找到符合现行养老设施建设标准的场地。
不过,更严重的问题可能还不在此。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养老问题主要由就医问题和看护问题两方面组成,甚至可以说就医和看护就是养老这枚硬币的两面。但目前来看,所谓“一站式养老”所提出的“医养结合”存在较大的实现难度。政府对“医养结合”本身还没有给出一个标准定义,各部门在出台政策、彼此衔接层面,还存在漏洞。
这种政策标准不一,衔接不匹配造成的后果便是目前的养老资源还没有得到优化配置。截至2015年底,全省养老机构2680家,养老床位34.2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28.6张,距离“十三五”规划的35张还有较大缺口。但这不是关键,核心问题在于数据平均主义之下还存在公立养老院严重不足,民办养老院费用过高的问题。尤为值得指出的是,不少养老机构更愿意接收的是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失能失智老人反而难以得到有效护理。
此外,在很多社区医务室,因为在医护人员配比、诊室分类等要求上没有达标,被挡在了医保之外。而另一方面,却又因为“医养结合”的标准不清,存在某些养老机构过度医疗或是骗保的现象。民政、卫生、社保等多部门在对接上的漏洞,客观上制约了医养结合工作的顺利进行,也造成了现有养老资源不能实现最大利用。
目前的养老行业,无论是公立养老院还是民营养老院,都面临着人才短缺、高素质人才流失的问题。医护人员配比固然是一大难题,专业社工的稀缺又何尝不是另一大困境。但在这个过程中,优质医护资源无法下沉到社区、基层,社工人才的培养缺乏动力和规划,都限制了“一站式养老”的普惠化。
理想中的“医养结合”一站式养老服务模式,需要达到“楼上养老、楼下治病”的要求,也要求医疗数据信息的资源整合能够互联网化,实现“互联互通、智慧医疗”。前者是实体,后者是虚拟,二者缺一不可,必须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效果。但这种看起来很美的养老模式,要真正实现普惠,却并非易事。正如上面所说,需要革除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弊病,还需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此外,在税收、信贷等方面向民营养老机构倾斜,这也是无法绕过的问题。
老有所养是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从广东省民政厅的回复来看,态度积极,列出的工作规划也显得非常正确。但正如致公党广东省委所提出的问题,养老不是某一个部门的问题,而是必须要统筹才能解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民政部门要回应,其他部门也需要回应,统筹回应才更有意义。
文件下载:相关内容
- 2021-06-25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家政服务员
- 2021-05-27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建立家政服务员分类体检制度的通知
- 2020-09-09广东省商务厅关于施行家政服务员持证上岗制度的通知
- 2020-08-18深圳市第十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暨2020年深圳技能大赛——家政服务员职业技..
- 2020-08-10深圳市第十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暨2020年深圳技能大赛——家政服务员职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