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通知公告

资讯动态

统计数据

会员荟萃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保姆偷喝母乳:怪事连连 谁能给雇主一个放心的保姆?

保姆偷喝母乳:怪事连连 谁能给雇主一个放心的保姆?

发表时间:2017/9/25 10:34:09

   

影视剧剧照。

  【保姆偷喝母乳】据半岛晨报报道,在宝妈坐月子期间,很多妈妈都会请专业的保姆来帮助自己照顾宝宝,一来是可以帮妈妈分担一下负担,二来是可以更好的照顾孩子。但所有的妈妈请保姆都希望是一个尽心尽力,能够一心一意的对待自己的宝宝,但一位女士请来的保姆,趁自己不在家,却偷喝女主人的母乳!

  保姆行业规范化

  据新快报报道,关于保姆行业的立法规范,我国并非完全缺失。2012年12月,商务部发布了《家庭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按此办法,保姆在法律上被统称为“家庭服务人员”。办法中,也明确为保姆的服务行为列出了行为规范。但是,这毕竟只是一个政府部门发布的法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在一些条款内容上,规定也是非常的粗糙。对于保姆行业的职业化、实现更好地管理等,没有详细的规定。

  保姆行业实际上仍然处于丛林状态。老龄化社会要求服务行业的发展水平要不断提高,保姆行业要实现职业化,更应该要完全杜绝保姆杀人这样的恶性事件发生。因此,提高保姆的准入门槛,加强对保姆行业的监管和培训,提高保姆行业的人员素质,应该成为将来对这个行业进行规范的大方向。而做到这些,就必须要通过立法来规范,在此基础上,让保姆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健康。

  除立法外,保姆群体的收入需要得到更好的保障,保姆群体的养老、医疗以及其他福利也都需要完善——这是一个群体实现职业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将保姆纳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各种社会保障法的保护,让他们有尊严地工作,才能让这个群体的心理更加健康,工作更加积极。而不仅仅是只依靠个人道德的约束。

       谁能给雇主一位放心保姆

  据广州日报报道,现代职场的人真不容易,不请保姆忙不过来,请保姆又有后顾之忧。家政市场之乱,谁来管管?一个运行有序的市场,必定有四方博弈力量:消费者、服务者、行业协会、行政监管。具体到家政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雇主除了自求多福,恐怕也做不了更多。家政公司本是第一责任人,负有提供安全、放心、优质家政服务的责任,包括对家政服务人员的信息、资质审查,可是整个市场都处于同质化竞争状态,没能给雇主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行业协会也存在失语甚至缺位现象,难以介入行业日常管理。广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在2008年就主导起草了广州市地方标准《家庭服务业服务规范》,2015年又重新修订发布,效果如何有待观察。行政监管呢?雇主权益受损时第一时间找谁——工商、商务、妇联,或者民政、社保,还是消委会?没多少人知道。

  家政服务不管不行,管又从何管起?或许,O2O模式是一个家政业华丽转身的机会。一者,管理部门利用平台进行在线监管。商务部曾于2014年5月下发过“建立全国家政服务运营监测管理系统”通知,要求各地建立起家政服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准确掌握当地家政服务人员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从业时间、受教育程度、年龄段、平均月收入、受培训情况、保险类型等基本情况。假如这个平台能够建立起来,雇主就有机会在平台聘到安全、放心、高质量的家政服务人员。同时,一个规范的平台,对家政公司也是一个有力保障。

  二者,家政行业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打造“平台家政”“云家政”,使之逐步成为家政服务行业的主流。一些“平台家政”主动担起对家政服务人员进行身份证、健康证、培训证等核查责任,不但让雇主能轻易找到人,还放心用人。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有平台推出“中差评制度”,预约家政服务人员的雇主可以在平台上看到所有前任雇主的评价,这对家政服务人员来说,无疑是一根软鞭子。

  回到线下监管,必须改变行政管理责任泛化现象。从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供给到管理力量配备,全面夯实。家政服务行业既要有人负责,还要真正负起责,维护家政服务市场秩序,让这个行业尽快脱离混沌状态。(练洪洋)

“黑保姆”的标准是什么?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黑保姆”有了认定标准。近日,上海长宁区家庭服务业协会公布了拟定的“黑保姆”多项标准,包括有犯罪记录、有偷盗等前科、履历及相关证件作假、居民同事反映人品极差等。7月6日,长宁区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夏君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这些标准并不是法律法规,只是一个建议性的规范,对于列入“黑保姆”名单的家政服务人员,家协建议家政企业不聘用。

  有犯罪记录将被列入黑名单

  7月5日,上海长宁区家庭服务业协会(下称“长宁区家协”)召开《上海家政服务标准》宣传贯彻会议,在会上,长宁区家协公布了拟定的“黑保姆”多项标准:有犯罪记录;有偷盗等前科;有社区居民、单位同事等反映人品极差、行为恶劣之情形;履历和健康证、上岗证、身份证等作假。

  此外,如果出现3次及以上不参加面试,或面试后不上岗;接业务后,与雇主联手“跳单”;公司派遣的保姆因为有事擅自叫人顶岗;公司派遣的保姆向雇主索要工资,或向雇主借款等;离开公司时“挖墙脚”带走公司其他保姆;合同履行过程中突然提出涨工资,得不到满足擅自离岗等情形,将被视为影响到家政业务的正常开展,同样会被列入“黑名单”。

  7月6日,上海市长宁区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夏君告诉北青报记者,6月上海出台了《上海家政服务标准》,在5日召开的宣传贯彻会议上,发现其中很多标准对于保姆群体有了一定的规范和限制,但同时协会中有人提出,如果保姆在日常工作中有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但没有明显的违法,能不能对这些人员在企业内部进行公示。于是,在会议中,与会成员对“黑保姆”的标准进行了讨论和细化,最终形成了上述标准。

  夏君称,上述标准将在长宁区家协的数十家会员企业中进行试点,试点成熟后再在全区300多家家政公司中推广。

  除了“黑保姆”标准,夏君称,协会还同时设置了保姆入职门槛,即首次入职家政公司的保姆需要提供无“黑”证明,包括提供当地派出所出具的无犯罪记录;递交履历和身份证明;提供前任雇主家庭和家政公司的推荐证明。“新老保姆都需提供或补交这些证明”。

标准并非强制性规定 只是在原则上建议

  但以上标准并非强制性的规定。夏君表示,“黑保姆”标准不是法律法规,只是家协给家政企业提供的建议性标准,只要符合上述标准的其中一条,就会被列入“黑保姆”名单,原则上不建议家政企业聘用。

  夏君称,“黑保姆”名单必须是长宁区家协的会员单位才能看到。至于名单的期限,他坦言还没考虑好,“应该会有期限,如果期限内改正了,经过协会确认,会将人员从黑名单上去除”。

  对于有犯罪记录、偷盗等前科的人员会被拉入黑名单,以及首次入职家政公司的保姆需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有网友称此项标准有歧视的嫌疑。夏君表示,对此协会也很两难,但没有限定企业绝不能用这样的人员,只是在原则上不建议使用,“有人因此上黑名单的话,可以到家协,协会会帮忙安排一些其他的工作,如去工厂做保洁等,同样可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此外,关于“有社区居民、单位同事等反映人品极差、行为恶劣之情形”也被列入黑名单,夏君称,该标准需提供人证和物证,“物证就是保姆在工作中犯过的一些错误,家政公司对此有记录的;人证则需要家政服务人员的同事、户主、邻居等人对其人品、行为等的签字说明”。若保姆遭到“恶意中伤”,可以通过协会进行投诉。

 对于“黑保姆”标准,长宁区家协会员、上海舒月母婴联合创始人马女士对北青报记者表示,目前家政服务行业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整个行业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推出“黑保姆”标准,对行业的规范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行业标准、外部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行业的发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更重要的是每个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培训。”

  对于家协此次表示保姆需提供“无黑”证明,马女士称,家政服务门槛较低,进入相对容易,要想一下改变门槛或设置高的门槛较难。“但这直接关乎到居民尤其是妈妈、宝宝的安全,所以推行这个措施刻不容缓。”

  不过,也有企业表示并不很赞同“黑保姆”评判标准。上海黄琴放心保姆负责人黄女士表示,不应该用硬性标准来评判保姆,“不能用几张纸质证明就评判这个保姆是好是坏”,而应该要对她们知根知底,了解她们的思想情况和为人素质。“就算保姆之前犯过罪,但是她们痛改前非,我们应该更加关心她们,给她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黄女士称,建议给每个保姆建立一个档案,及时记录她们的工作情况,“无论走到哪个介绍所,这个档案都是跟着的,这样她们在工作时就不会动歪脑筋。”(记者 黄筱菁 实习记者 王越)

文件下载: